客戶怕為“虛的候選人”花錢,獵頭要為“不確定結果”擔風險:誰都難!
客戶不愿付過程費,不是沒原因。有個做電商的客戶跟我聊過,之前找過一家獵頭。獵頭收了一部分預付款,說是要“定向挖人”,結果過了一個月,只給了兩份簡歷,候選人要么資歷不夠,要么根本沒意向跳槽。客戶要求退錢,獵頭說“已經投入了人力”,只退了一半。從那以后,這客戶再找獵頭,堅決不松口:“沒看到合適的候選人,一分過程費都不會給。”對客戶來說,“不一定存在的候選人”是個虛的東西,把錢投進去,就像往不確定的洞里扔,心里沒底。
?
獵頭要客戶擔結果風險,也有自己的難處。我接觸過幾個獵頭,他們算過一筆賬:接一個中高端崗位,平均要篩選50份以上簡歷,跟20個候選人初步溝通,再深入對接5個,最后可能只推薦2個給客戶。這期間,獵頭要了解客戶公司的業務、崗位需求,還要幫候選人協調面試時間、反饋溝通。要是客戶最后沒錄用任何人,獵頭一分服務費都拿不到。有個獵頭說:“我曾為一個技術崗忙了三個月,候選人都到終面了,客戶突然說‘不招了’,我連成本都沒撈回來。”對獵頭來說,“不一定成功的結果”背后,是實實在在的時間和人力投入,風險全壓在自己身上,扛不住。
?
這種矛盾,在中小企業和獵頭合作時更明顯。中小企業預算緊,每一筆支出都要算回報,對“沒著落的候選人”更謹慎。有個做制造業的小老板說:“我招個生產總監,要是先給獵頭付了過程費,最后沒成,這錢對我來說不是小數。”而中小企業的崗位,對獵頭來說也不好做——候選人可能更傾向于大廠,挖人難度大,成功概率低。兩邊都怕吃虧,合作往往談著談著就黃了。
?
也有嘗試打破僵局的。有的客戶會跟獵頭約定:“先付少量定金,你推薦3個符合要求的候選人,我再付下一步費用。”有的獵頭會調整模式:“要是沒成功,我退部分預付款,或者免費幫你招下一個同級別崗位。”但這樣的合作并不多。客戶還是怕“定金打水漂”,獵頭也怕“退了錢又沒后續”,信任沒建立起來,再好的方案也難推進。
?
其實兩邊的顧慮,本質是“不確定性”的博弈。客戶怕“為虛的東西付費”,是怕投入沒回報;獵頭怕“為不確定的結果擔風險”,是怕付出沒收益。要是能把“不確定”變“確定”一點,情況或許會好。比如獵頭先給客戶看幾個初步匹配的候選人資料,讓客戶看到“人是存在的”;客戶也能跟獵頭明確“只要候選人符合要求,過程費會按約定付”,減少獵頭的風險顧慮。
?
客戶和獵頭的這場拉扯,沒有絕對的對與錯。客戶要控制成本,獵頭要保障收益,都是正常需求。關鍵是得找到一個平衡點,讓客戶不用為“不一定存在的候選人”慌,也讓獵頭不用為“不一定成功的結果”愁。只有這樣,兩邊才能好好合作,把“找對人”這件事做好,而不是陷在費用和風險的爭執里,浪費時間。
?
選獵頭公司就找乾坤獵頭,咨詢熱線:400-6222-973
企業招聘登記&簡歷投遞請登錄:m.sqa-bj.com
平臺質保,招聘靠譜,1天內快速響應推薦人選,1周可關閉職位完成交付,200萬高端人才數據庫,20年獵頭服務,覆蓋全國超110座城市。
更多獵頭職場資訊,請關注乾坤獵頭公司:qiankunlt